產品中心
聯系我們
石家莊高新區天瑞冶金設備有限公司
地 址:長江大道9號筑業花園廣場EB802
電 話:0311-87032540
傳 真:0311-85118746
總經理:孫瑞岐
手 機:13703117034
Email:sccs888@126.com
天瑞設備,品質卓越。公司總經理孫瑞岐先生和全體員工竭誠歡迎各位新老朋友前來洽談合作,攜手并進,謀取雙羸,共同發展,開創未來!
地 址:長江大道9號筑業花園廣場EB802
電 話:0311-87032540
傳 真:0311-85118746
總經理:孫瑞岐
手 機:13703117034
Email:sccs888@126.com
天瑞設備,品質卓越。公司總經理孫瑞岐先生和全體員工竭誠歡迎各位新老朋友前來洽談合作,攜手并進,謀取雙羸,共同發展,開創未來!
行業常識 >
我國裝備制造業發展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作者:phpcms 發布于:2017-07-26 15:35:38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裝備制造業得到了長足發展,技術裝備的設計和制造能力有了明顯增強。目前,我國裝備制造業工業增加值僅次于美國、日本和德國,位居世界第4位,我國裝備制造業的年均增速是17.6%,幾十種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并研發制造出了激光照排、數字程控交換機、衛星及運載工具、正負電子對撞機等為代表的一系列先進裝備。但同工業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明顯差距,主要表現在: (1)勞動生產率和工業增加值率低。制造業總體規模僅相當于美國的1/5,日本的1/4強;人均勞動生產率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僅為美國的1/25、日本的1/26、德國的1/20;工業增加值率僅為26%,遠低于美國的49%、日本的38%、德國的48.5%。 (2)產業結構上,仍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技術密集型產業明顯落后,裝備制造業薄弱,結構不盡合理,裝備制造業在制造業中的比重不到30%,遠低于美國的41.9%、日本的43.6%、德國的46.4%。 (3)在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能力上仍然薄弱,缺少自主知識產權,產業主體技術依靠國外,我國所需要的大量先進設備,仍主要依靠進口。據統計,近幾年我國設備投資的2/3依賴進口,其中光纖制造設備的100%,集成電路芯片制造設備的85%,石油化工設備的80%,轎車工業設備、數控機床、紡織機械、膠印設備的70%來自于進口產品。 (4) 企業集中度低,大型骨干企業少,圍繞大型骨干企業的中小企業群體也未形成。我國現有3萬多家裝備制造企業,但還沒有一家能躋身世界500強。 為解決我國裝備制造業存在的問題,我國 “十五”計劃綱要提出,要大力發展裝備制造業,并明確闡述了發展方針和重點。2002年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劃時代綱領,明確了今后20年內我國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方針和各項政策,并根據我國裝備制造業中重大技術裝備現狀,提出如下目標:力爭用15~20年時間,使我國重大技術裝備基本上能滿足國內經濟發展的需求,具備“以我為主、裝備中國、走向世界”的能力與水平,實現從裝備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實現我國重大技術裝備的自主化、本地化、產業化、市場化。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今后15~20年我國重大技術裝備發展戰略:“面上提升,點上跨越;擴大開放,接納轉移;自創為主,引創結合;發展基礎,加強成套;裝備中國,走向世界”。 “十五”期間,我國將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強城鎮化建設,建設三峽工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青藏高原鐵路和京滬高速鐵路、北京奧運場館建設、上海世博會場館建設、城市地鐵建設等一大批重點工程,我國基礎建設速度將大大加速。三峽工程已累計完成投資843.81億元,其中樞紐工程完成投資382.29億元、移民工程支付投資355.35億元;西氣東輸工程靜態總投資約為1400億元人民幣,其中管道工程總投資約為400億元;西電東送工程在“十五”期間計劃開工的電站總規模有5800萬千瓦,目前開工的工程已有1800萬千瓦左右;南水北調工程2002年12月27日開工,在東、中、西三條調水線路中首先啟動東線第一期和中線第一期工程,主體工程投資1240億元;青藏鐵路工程總投資262億元,已累計完成投資64億元,達到國家批復概算的24.5% ;北京舉辦2008年奧運會,用于城市建設、環境改善和體育設施的總投資將高達2800億元人民幣,其中64%用于城市基本建設;城市交通投資在“十五”期間將有2000億元用于建設城市軌道交通。 這些重點工程項目將給我國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帶來良好的機遇:依托南水北調工程,開發大型跨流域調水工程裝備;依托西氣東輸工程,開發天然氣管道輸送裝備;依托西電東送工程,開發大型水電樞紐工程及潔凈煤發電設備和超高壓輸變電工程裝備;依托青藏鐵路、京滬高速鐵路工程,開發高原列車和高速客運列車裝備;依托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在建及擬建項目,開發城市軌道交通設備及城市地下建筑施工設備。 此外,結合石油、天然氣“十五”計劃及今后改擴建項目,開發陸、海油氣勘探、鉆采工程技術裝備;結合國內企業的乙烯改擴建及合資新建項目,開發大型煉油廠(1000萬噸/年)、大型乙烯裝備(45萬~90萬噸/年)及下游合成產品所需的重大裝備;結合鋼鐵冶金企業改擴建項目,開發薄板坯連鑄連軋成套裝備、大型冷連軋裝備、高質量的冶煉技術與裝備;結合國際航運和內河航運發展與更新的需求,開發高技術、高物價值的大型船舶和長江三峽江海直達新型船舶;結合國家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的在建和擬建項目,開發空氣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固體廢棄物處理、噪聲與振動控制以及環境監測技術與裝備。 結合能源結構調整,資源優化配置的在建工程,開發煤炭綜合利用技術裝備,100萬千瓦級核電站成套設備與新型能源技術裝備。重點發展煤炭氣化及綜合利用技術與裝備、煤炭液化技術與裝備、煤層氣開發利用技術與裝備、100萬千瓦級核電站成套設備、燃氣與蒸汽聯合循環機組、大型抽水蓄能電站成套設備和太陽能、風能、潮汐能及其他再生能源的開發與利用等。如此大規模的建設將為我國裝備制造業提供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國裝備制造業將會獲得長足發展,并且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將是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柱之一。(資訊來源:中國化工儀器網)
上一篇:我國冶金設備的發展趨勢